“祝融号”火星车准备越冬 环绕器持续开展环绕探测
中华新闻网 2022-05-06 19:51
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当前,“祝融号”火星车所在区域已进入冬季,与我们地球相似,进入冬季后,北半球区域太阳光照高度角下降、光照时长缩短。根据测量,火星车当地正午最高温度已降至-20℃,夜间环境温度低至-100℃以下。此外由于存在沙尘天气,致使光照强度进一步减弱,影响火星车太阳翼电池阵的发电能力。近期,工程团队采取转动太阳翼调整光照角度、减少每天工作项目和时长,实现能源平衡。
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一个火星日仅比地球长约40分钟,因此火星也和地球一样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而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687天,即1个火星年相当于1.9个地球年,这意味着火星每个季节的平均持续时间约是地球上的2倍。
未来两个月,太阳直射点还将继续向火星南部移动,大约在7月中下旬到达南回归线附近,届时火星北半球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为了安全度过火星寒冬、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祝融号”火星车设计了自主休眠等工作模式,在能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等到环境条件逐渐转好后,再恢复正常工作模式。
“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8月15日完成了既定90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后,继续开展拓展巡视探测任务。它的导航地形相机于2022年4月10日(着陆后第323火星日)拍摄的火星表面撞击坑附近分布的石块影像。
△导航地形相机拍摄的火星表面撞击坑附近分布的石块影像
在环绕火星期间,“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7台载荷全部开机,持续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高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7日拍摄的分辨率约0.8米/像素的火星特里奥莱环形坑影像,显示了坑壁上“季节性斜坡纹”。中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日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局部地貌影像,分辨率约为65米/像素。
△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的火星特里奥莱环形坑(Triolet)坑壁的“季节性斜坡纹”
△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局部地貌
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

上一篇: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中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下一篇: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近日择机发射 新一代指挥显示系统为发射提供信息支撑
评论排行
- · 走进维也纳技术博物馆 (2021-09-06)
-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四百次发 (2021-12-13)
- · 时速600公里 中国速度再次震撼世 (2021-10-18)
- · 工业和信息化部治理部分APP强制 (2022-04-06)
- · 欧洲航天局提出从地球“睡到” (2019-11-25)
- · 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按计 (2021-09-17)
- · “实验6”科考船首次使用多联网 (2021-09-14)
- · 中国重拳打击“塑料污染” 开启 (2021-09-16)
- · 嫦娥三号成功落月8周年 (2021-12-14)
- · 氢燃料电池成本或大幅降低!中 (2021-10-24)
- · 中国激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19-12-10)
- · 探秘中国核电技术之源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