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完成第44月昼工作 进入第44月夜休眠
中华新闻网 2022-07-07 14:26
嫦娥四号巡视器前44月昼行驶路线图。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供图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于7月5日19时14分和7月6日6时整完成休眠设置,完成第44月昼工作,进入第44月夜休眠。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累计行驶里程1239.88米。
近日,山东大学行星科学团队对玉兔二号月球车原位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和解译,发现月壳是南极-艾肯成分异常区的主要物质来源,为未来南极-艾肯盆地乃至月球深部物质的探测提供了重要约束。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天文学专业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据了解,南极-艾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大的撞击盆地,直径超过2400千米。研究南极-艾肯盆地对于揭示月球不对称性起源、撞击过程、早期演化过程以及深部物质成分具有重要意义。月球表面主要物质组分是辉石和橄榄石,轨道遥感观测表明南极-艾肯盆地底部的物质成分出现异常。
研究发现,芬森撞击坑溅射出的南极-艾肯成分异常区物质中的斜长石含量超过了撞击熔融体分异过程所能演化出的斜长石含量,推断成分异常区矿物学特征的形成存在额外月壳物质的加入。矿物学与地球化学解混分析结果表明,成分异常区表面月壤由大约70%月壳物质与大约30%富集铁元素与不相容元素的物质混合而成。
数值模拟研究认为,在南极-艾肯撞击挖掘过程中,月壳已经被完全剥离,但在随后的改造阶段,瞬时坑壁的垮塌可能导致月壳物质滑落盆地底部。另外,南极-艾肯撞击事件之后的其它盆地撞击事件也对南极-艾肯盆地底部产生了回填作用,盆地形成时暴露出的月幔物质或撞击熔融产物很可能已经被月壳物质稀释。

上一篇: 到2025年,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下一篇: 中国最大推力固体火箭首发成功
评论排行
- · “神舟号”发射成功后,境外媒 (2019-11-20)
-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 (2021-09-16)
-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杂草稻抗旱基 (2022-04-16)
- · 中国量子计算研究获重要进展 (2021-10-26)
- · 美媒:中国正加速成为技术领域 (2019-11-26)
- · 欧洲航天局提出从地球“睡到” (2019-11-25)
- · 5G加持 看三百六十行如何“华丽 (2020-04-26)
- · 科学家发现视交叉上核对光反应 (2021-09-26)
- · 首批月球样品揭秘:嫦娥五号着 (2021-12-14)
- · 中方正告英方封杀华为有损两国 (2020-07-09)
- · 华为获准在英国建研发中心 美官 (2020-06-28)
- · 全球首艘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下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