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观测快速射电暴取得系列成果
中华新闻网 2022-09-22 18:51
“中国天眼”FAST观测快速射电暴模拟图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对宇宙中一个命名为20201124A的快速射电暴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观测,并取得重要科研成果,该成果北京时间9月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法拉第旋转量的短时标演化。 阴影区有FAST观测,但是没有探测到快速射电暴爆发,说明快速射电暴是突然熄灭的。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偶发的一种射电天文现象。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快速射电暴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几百亿年的发电量。快速射电暴于2007年首次被发现,迄今已经发现了几百个。
快速射电暴20201124A 中探测到的线/圆偏振度和偏振位置角的振荡现象
科研团队在对快速射电暴20201124A长达近三个月的观测中,监测到了该快速射电暴的1863次爆发,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并对其物理性质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快速射电暴从有辐射到无辐射变化极快,在72小时以内,就可以从非常强的射电爆发状态演化为没有射电爆发的状态,即快速射电暴的猝灭现象。另外,科研团队首次在快速射电暴中探测到了高圆偏振度脉冲,其最高值达到了75%,并观测到了偏振度随着电磁波波长振荡的现象。这些都表明在这个快速射电暴周围1个日地距离的范围内,磁场是非常复杂并且在不断演化的。除此以外,科研团队还发现该快速射电暴的宿主星系是和银河系大小相仿、富含金属的棒旋星系,并且其所在区域的恒星密度较低,表明该快速射电暴并非起源于大质量恒星极端爆炸导致的超亮超新星或伽马射线暴后形成的年轻磁星。
团队通过Keck望远镜对快速射电暴20201124A的宿主星系进行的光谱和高分辨率成像观测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柯伽介绍,依托“中国天眼”FAST的灵敏度,科研团队得以首次观测到快速射电暴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演化图像。这一系列成果,对于未来科学家从理论上去研究快速射电暴的物理特性是重要的观测资料。

上一篇:发射准备时间进一步缩短 长征家族最高火箭又有新突破
下一篇:中国火星车传回大消息
评论排行
- · 中国量子计算研究获重要进展 (2021-10-26)
- · 科学家发现视交叉上核对光反应 (2021-09-26)
- · 华为获准在英国建研发中心 美官 (2020-06-28)
-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 (2021-09-16)
- · 全球首艘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下 (2022-05-25)
- · 中方正告英方封杀华为有损两国 (2020-07-09)
- · “神舟号”发射成功后,境外媒 (2019-11-20)
- · 首批月球样品揭秘:嫦娥五号着 (2021-12-14)
- · 5G加持 看三百六十行如何“华丽 (2020-04-26)
- · 美媒:中国正加速成为技术领域 (2019-11-26)
-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杂草稻抗旱基 (2022-04-16)
- · 欧洲航天局提出从地球“睡到”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