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减”进一步发挥实效(人民时评)
Admin5 2022-02-09 14:07
“双减”减去的负担实实在在,为家长的焦虑情绪打开了纾解窗口,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寒假,不少学校主动减少学科类假期作业,增加了为家人制作美味佳肴、每日运动打卡等个性化作业;一些地方结合社会力量办起假期托管班,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多项教育服务,丰富了学生假期生活,也减轻了家长看护压力。可以说,“双减”减去的负担实实在在,为家长的焦虑情绪打开了纾解窗口,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落实“双减”政策,其中一道必答题就是,校外负担减了,校内教育服务如何做实做强?减负不能减校内教育服务质量,只有让校内教育服务“质效双增”,才能更好减负。以减少学生作业负担为例,各地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有的通过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教师试做机制等方式,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有的制定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组织作业设计大赛、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促进广大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帮助学生高效率巩固知识。通过更加精细化的工作,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方能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
以结果导向来看,“双减”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更有助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撑起一片天。眼下,从培训班、作业堆里解放出来的孩子们,有机会去体验更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参加更多意趣盎然的课外实践。从提供配音、演说等个性化作业供自主选择,到邀请书法、音乐、舞蹈等名家进校园,再到组织参与体育锻炼、学农实践,很多学校顺应“双减”后学生学习内容、时间分配的变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爱好,让更多孩子在减负担的同时增长知识、兴趣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持续做好“增”的文章,才能不断提高“减”的效果。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提升“双减”效果不能只在校园里寻找方案,发挥好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的协同力量同样重要。无论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还是完善教师激励制度,解决好课后服务师资、场地、经费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都需要更精准的政策配套。与此同时,如何将“走出去”与“请进来”更好结合,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养分,也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家长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比如,家长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生动力。落实“双减”工作不是某一方的事,相关各方形成合力、一起推动,政策成效才有可能更好显现。
上学时间不再人为提前,孩子可以“踏踏实实吃完早餐再去学校”;放学时间顺应需求推后,困扰家长的“三点半”难题得到缓解;学校布置的重复性作业少了,孩子们的睡眠更充足了,也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了……家长们的切身感受,既是对“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肯定,也包含了对教育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的期待。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我们一定能让更多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拥抱更加出彩的未来。

上一篇:海外网评:冬奥遇上中国年,冰雪经济点燃年味儿
下一篇:外国运动员高度评价“冰立方”
评论排行
- · 麦卡锡烧的这把火,犹如“麦卡 (2023-01-12)
- · 所谓的“新八国联军”,只不过 (2020-12-22)
- · 社评:美国强权政治再次将手伸 (2024-08-01)
- · 美西方对俄制裁加剧全球气候治 (2022-10-13)
- · 重新开放的中国遭遇“政治病毒 (2023-01-12)
- · 多国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 (2022-11-22)
- · 炒作“入侵”台湾,美政客居心 (2021-12-05)
- · 葛红亮:越南露出“玻璃经济体 (2021-10-26)
- · 社评:台湾问题,拜登或敢“口 (2021-10-22)
- · 社评:“我弱我有理”不是立陶 (2021-12-17)
- · 要求中方关闭领馆,华盛顿再次 (2020-07-23)
- · 社评:在中国旅客入境问题上作 (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