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疫情下的祭扫 云端寄思念
中华新闻网 2022-04-04 20:06
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迎来了清明小长假。当前,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不少地区升级防控举措。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不少地区的不少人来说,清明假期踏青祭扫或跨省出行,就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常规化”进行,而是要结合地方实际,做新的选择、新的方式和新的准备。
比如在北京,全市殡仪馆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和规模较大的公益性公墓,实行按日分时段预约祭扫。在疫情较为严重的上海,各公墓暂停接待市民现场祭扫;山西则倡导不跨省域、不跨地区祭扫,鼓励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确需前往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的,要配合落实提前预约、错峰祭扫,等等。
清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特别的节日,很多人会在此时回家探亲祭祖,或是出门旅游。但是我们眼下又处于另一个特殊时刻:全国不少地方疫情暴发,且有些地方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及其变异毒株,传染性又非常强。
当特殊恰逢特殊,就要格外注重安全,文明健康出行。这不仅是为防疫大局,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
4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强调“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时不我待,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时不我待”一词已经清晰地表明了当下疫情防控的紧迫感。具体到个人,尤其是风险区的居民,能够线上进行的就尽量不在线下,能够在家进行的就尽量不出门。
当然,号召民众少出行的地方,各相关部门依然要为民众出行做好充分准备,既要有前置性的预判和应对方案,也要尽可能地提供周到服务和安全保障。比如天津市属殡葬服务单位推出了多项便民代办服务,代替逝者家属传递心意,还有一些允许线下祭祀活动的地方,施行预约、限流制度,尽量减少人群聚集。
提倡“云祭祀”,是我们在现有疫情防控形势下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举。待到疫情散去,我们依然会恢复清明节该有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民众为了防疫大局做出的理性配合和个人牺牲,应该受到尊重。
同时,“云祭祀”也要保持文明祭祀。近日,国家网信办下发通知,强调不得传播低俗庸俗、封建迷信等违法不良信息;不得以巧设名目收取高额服务费、售卖豪宅文玩等导向不良纪念品、提供私人订制豪华服务等方式借机敛财;要严防随意立网碑建网墓等乱象。同时还提到,网站平台要及时处理网民投诉举报。
当“云祭祀”成为一种全社会提倡的主流,就需要相关措施因时制宜、量体裁衣,做好应对。从这个角度说,今年清明节的很多要求不仅是提给民众的,还是提给各个管理部门、服务机构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致“清明”。

上一篇:感悟清明
下一篇:清明是节气还是节日?除了扫墓踏青还有何习俗?
评论排行
- · 清明是节气还是节日?除了扫墓 (2022-04-05)
- · 感悟清明 (2022-04-03)
- · 今起连续三年中秋“十五的月亮 (2021-09-21)
- · 临潼ll"情暖夕阳·爱心助老"活 (2021-10-13)
- · 专访食物设计师张掌柜:美食与 (2019-05-30)
- · 闫文滨:中文国际化,我身边的 (2019-11-21)
- · 二月二“龙抬头” 你想知道的 (2020-02-24)
- · 泡馍馆里的土耳其浪漫 留学生何 (2022-04-14)
- · 冬至美食大比拼:饺子?汤圆? (2021-12-21)
- · 泡泡油糕:薄如蝉翼 甜蜜的“冒 (2022-03-11)
- · 法门寺博物馆 (2021-10-14)
- · 华侨华人春晚创新"潮" 海外青 (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