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旅游更红火
中华新闻网 2025-09-07 09:25
在贵州遵义观赏一场《伟大转折》实景演出、来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基地体验“红军的一天”、到京津冀三地博物馆感受“抗战记忆·红色之旅”活动……一段时间以来,红色旅游成为文旅市场的一大引擎。
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精心设计展览陈列、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线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确定了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从教育融合创新实践到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全链条政策体系为红色旅游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指引。
在政策支持下,各地红色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比如,山东沂蒙山区打造“沂蒙红嫂故里”“孟良崮战役精神传承”等特色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总量超12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超18%,成为红色旅游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注脚。辽宁朝阳依托赵尚志将军相关纪念设施、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朱碌科镇等100余处红色遗迹、遗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年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
让红色旅游之火燃得更旺,还需多方协同发力,构建“政策引导—市场创新—消费参与”的良性生态。
在产业政策层面,应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景区交通、住宿等配套条件;鼓励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开发差异化产品,对创新型项目给予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从经营主体看,相关企业应聚焦创新,运用VR、AR等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加强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高质量红色研学课程,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深耕品牌建设,塑造独特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消费引导方面,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充分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旅游资源产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设计个性化线路。比如,推出融入互动环节的红色文化亲子游,打造休闲康养与红色文化相融合的特色线路,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上一篇:乐见更多小城化“流量”为“留量”
下一篇:免签政策打开中韩旅游“新空间”
评论排行
- · 海外华媒走进黄河龙门,体验黄 (2022-09-22)
- · 古巴全面开放机场重振旅游业 (2021-11-13)
- · “五一”假期,短途游微度假成 (2022-05-05)
- · 八达岭长城景区:5月31日起按照 (2022-05-29)
- · 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在马德 (2023-03-29)
- ·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全球单一 (2025-02-10)
- · 驻多伦多总领馆给领区中国公民 (2019-05-11)
- · 北京将打造世界级长城大景区 (2024-05-30)
- · 宁波杨山村旅游节启航 生态红茶 (2024-11-11)
- · 参展国别、企业数均超上届 第四 (2021-10-29)
- · 约旦旅游业展现出惊人的恢复力 (2024-04-22)
- · 新加坡的3个旅游趣闻:除汉语外 (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