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对台投资,从巅峰快速滑落
中华新闻网 2025-07-24 10:47
编者的话:前些年,台湾地区街头巷尾的日本品牌店铺持续扩张,从药妆龙头松本清到24小时营业的折扣零售商唐吉诃德,再到信越化学半导体厂房的投产,日本企业的投资似乎已在台湾岛内的众多领域深深扎根。然而,一片繁荣的商业合作图景之下,日本资本对台湾的实际投入却在悄然转向。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对台直接投资额仅为4.52亿美元,较2022年的高峰17亿美元骤降73%,同比下滑27%,引发市场对日企战略布局的重新审视。
不增反降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就“台湾有事”时的应对责任向日本和澳大利亚施加压力,但两国并未给出美国所期待的答复。报道称,日本政府官员正告知在台经营的日本企业,若台海爆发冲突需要撤离员工,各企业得“自己想办法”。数据显示,日本近年来对台投资不增反降。日本曾是台湾地区第三大外资来源方,但去年投资金额为4.52亿美元,同比减少27%,远低于2022年高峰时期的17亿美元。
据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布的调查数据,截至2024年7月,日本企业进驻台湾地区数量为2988家,较两年前减少136家,下降4.4%,而同期进驻中国大陆的日本企业数量却从2022年的12706家增加到2024年的13034家,呈相反趋势。从行业分类来看,日本进入台湾地区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最多,共1156家,但在过去两年间总数减少约5%;其次为批发业,共有877家,主要涵盖工业用电气机械器具批发、工业用化学药品、食品等领域,占比29.4%;零售业有373家,以拉面店、居酒屋等业态为主,还包括以台湾地区为“跳板”,面向中国大陆市场的网络购物服务等电商;金融保险业有159家,也较两年前略有减少。
进驻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市场的日企数量
对台投资多年的背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英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在台企业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和产业合作,支撑台多个关键行业的发展与演进。日本在台企业通过资本投入、技术转移等方式,在面板、半导体、关键材料设备与零组件、精密机械、光学、百货零售业、房地产等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溯历史,日本对台投资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上世纪60至70年代,日企主要看重台廉价劳动力,以建立制造业基地为主;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伴随电子产业的腾飞,日企对台投资聚焦零部件与家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则转向高科技领域的半导体与精密机械。
近年来,日本企业在台湾地区的投资,在民生消费性产品与台积电等半导体供应链两大领域展现显著发展趋势。在零售市场方面,日本品牌积极拓展通路,日本零售巨头无印良品自2004年进入岛内后,不断扩展门市规模,截至2024年已在全台开设超过50家门市。日本折扣零售商唐吉诃德2021年进入台湾市场,截至2024年已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开设多家分店。日本药妆龙头松本清从2018年开始,截至2025年3月已在台开设24家门市。卡乐比、日清和山崎面包等日本食品品牌也加速在台布局。
除了食品零售,在半导体材料供应链方面,日本企业也积极投入研发与产能扩充,以强化对先进制程的支持。例如信越化学工业在台湾中部云林县的工厂建设新厂房,于2021年开始投产。
“台湾日本关系协会”称,目前日本是台湾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及外资与技术的主要来源之一,台湾地区是日本第四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为722.97亿美元,台对日出口为258.42亿美元、进口464.55亿美元,台湾地区对日贸易逆差206.13亿美元。
岛内经济学者林进南称,日本少子化、高龄化的现象严重,在内需市场不够力的情况下,日本企业势必需要向海外发展。之所以选择台湾地区作为一大重点市场,首先,日本与台湾地区的贸易已经打下了长期合作的基础,且岛内民众常赴日旅游、消费,日企对台湾市场及喜好相当熟悉;其次,岛内民众在饮食和娱乐方面消费意愿比较充足;最后,日本内需市场遇到瓶颈,赴海外投资势在必行,台湾市场可以作为日企前进中国大陆及其他亚洲市场的踏板。
吴英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台湾地区多年来在一些关键产业大量引入日本企业投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日企的结构性依赖,例如面板、半导体等上游材料与核心技术,目前受制于日本企业。
对于控制贸易伙伴的关键产业上游原料而向其施压的行为,日本近年来有过先例。2019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突然宣布,将对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机的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需要的多种材料向韩国加强出口管制,其中3种管制材料——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日企当时所占据的国际市场份额在70%至90%,而三星、LG等韩国大企业在这3种材料上对日企依赖程度较高。此举一度令韩国企业感受到明显冲击。
新贸易环境下的变数
台湾地区相关部门7月8日发布的贸易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的出口额为2832.6亿美元,同比增加25.9%,进口额为22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今年6月,台湾高科技产品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出口表现强劲。从品类来看,通信产品订单同比增长37.4%,电子产品增长35%。按地区来看,来自中国大陆的订单同比增长15.4%,来自美国的订单同比增长34.8%,来自日本的订单同比增长38.5%,来自欧洲的订单则增长2.2%。而与此同时,日本财务省17日发布的统计初值显示,2025年上半年贸易收支为逆差2.215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75亿元)。截至2024财年,日本已经连续4个财年出现贸易逆差。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后,日本已经感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变得愈发严苛。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美日两国已经达成“史上最大”贸易协议。根据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同时全面开放汽车、农产品等关键领域市场。
吴英杰表示,当前贸易环境下,日企对台投资心态发生波动——日企对台高科技产业投资心态经历了从“技术支配者”到“平等合作者”再到“战略避险者”的显著演变,这一变化深刻反映了双方产业竞合关系的结构性逆转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2010年代起,台企通过收购日本半导体和被动元件业务,逐步挑战日企垄断地位,日企对于在台高科技投资从“产业合作”转向“风险规避”,由于对台湾市场的信心不足,日企的战略收缩意图也进一步演化为直接投资减少与撤资。另一方面,日本仍需要台企的半导体产能与技术,日本主动吸引台积电等台企赴日投资建厂,台企反向投资日本激增。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安全焦虑压倒商业逻辑,日企在台直接高科技投资的减少会持续下去。

上一篇:国资委:央企要加快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排行
- · 美国楼市“退烧”拖累经济表现 (2022-10-09)
- · 试采创纪录 中国率先实现水平井 (2020-03-27)
- · 硅谷银行关闭引发以色列科技初 (2023-03-19)
- · 证监会辟谣“外资投行高管限薪 (2022-06-14)
- · 776家深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逾 (2024-08-26)
-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谈中欧经贸关 (2024-06-04)
-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美布两油跌破 (2022-03-16)
- · 中国服贸会今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2021-09-06)
- · 这场审议,美国犯了众怒! (2022-12-20)
- · 央行“囤金”减速 市场预计金价 (2024-02-02)
- · 经合组织地区5月通胀率升至9. (2022-07-06)
- · 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 (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