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網 WWW.CHINANEWS.ORG
山东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亮相 “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系列展览
中华新闻网 2025-07-30 21:43
7月2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开幕。展览以“星群”的形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层面联动举办,通过艺术视角讲述“美丽中国”的建设故事。
主展区北京国际俱乐部的“美丽中国年度报告”以年度报告的形式,系统呈现美丽中国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围绕“美丽中国”战略开展的百余个艺术实践探索和案例研究,展览同步推出“美丽中国感知地图”、展出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四年来的文献图书库。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学习中心”,将展示文旅方向的一百个案例和美丽中国百课系统,把展览变成案例展示与教学结合的现场。在自然资源部,聚焦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指数成果的生态专题案例展同步开启。
在众多参展案例中,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脱颖而出,吸引了无数目光。让我们看到“美丽中国”从来不只是政策的蓝图,更是亿万个体用双脚丈量、用双手创造、用心灵感知的生动实践。
以“星群式”的形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层面联动举办,交相辉映,互联共生,通过艺术视角,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事。“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案例文献库”,精选全国百余个前沿案例,涵盖“自然护”“生态建设”“民生普惠”“育见未来”“城市进化”“文旅融合”“乡土共筑”“文化激活”“在地发声”“文艺扎根”十个关键议题,全面展现艺术在社会与生态治理中的创新作用。
在“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展览现场,当坦桑尼亚等多国驻华大使的脚步,与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的实践展板相遇,一场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交融的故事,正以最生动的方式展开。
中英双语为各国驻华大使一行,讲述龙子峪及众多乡村的蜕变。通过展板上的图片与文字,在国际友人眼前铺展开一幅独特的中国乡村振兴图景。这本案例集,如同一部微型史册,将龙子峪的蜕变娓娓道来。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是艺术与乡土的深度对话。艺术馆群的打造,摒弃突兀,取材本地泥土石头,让建筑“生长”于乡村。《编·织·系·节》艺术馆,借旧船、红线,串联村民记忆;宫岛达男设计的《时间之花》,以闪烁灯组,诉说生命循环。这些艺术创作,不只是视觉呈现,更是村民参与、情感共鸣的过程。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是本土文化的根基,传统技艺、乡村记忆,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国际视野是羽翼,保罗·安德鲁等大师的设计,让龙子峪的故事,走向了世界。这种平衡,催生出独特的乡村生态:文旅产业因艺术兴起,土地流转、果园务工,拓宽村民收入;艺术研学、论坛落地,让乡村成为交流平台。龙子峪证明,乡村振兴不必舍弃本真,借艺术之力,能打通本土与国际的通道,走出文化生态共生的新路径。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是艺术活化乡村的生动注脚。案例集里的文字与图片,记录的不只是改变,更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龙子峪将继续以艺术为帆,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文/瑞夫)
主展区北京国际俱乐部的“美丽中国年度报告”以年度报告的形式,系统呈现美丽中国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围绕“美丽中国”战略开展的百余个艺术实践探索和案例研究,展览同步推出“美丽中国感知地图”、展出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四年来的文献图书库。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学习中心”,将展示文旅方向的一百个案例和美丽中国百课系统,把展览变成案例展示与教学结合的现场。在自然资源部,聚焦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指数成果的生态专题案例展同步开启。

在众多参展案例中,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脱颖而出,吸引了无数目光。让我们看到“美丽中国”从来不只是政策的蓝图,更是亿万个体用双脚丈量、用双手创造、用心灵感知的生动实践。
以“星群式”的形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层面联动举办,交相辉映,互联共生,通过艺术视角,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事。“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案例文献库”,精选全国百余个前沿案例,涵盖“自然护”“生态建设”“民生普惠”“育见未来”“城市进化”“文旅融合”“乡土共筑”“文化激活”“在地发声”“文艺扎根”十个关键议题,全面展现艺术在社会与生态治理中的创新作用。
在“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展览现场,当坦桑尼亚等多国驻华大使的脚步,与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的实践展板相遇,一场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交融的故事,正以最生动的方式展开。
中英双语为各国驻华大使一行,讲述龙子峪及众多乡村的蜕变。通过展板上的图片与文字,在国际友人眼前铺展开一幅独特的中国乡村振兴图景。这本案例集,如同一部微型史册,将龙子峪的蜕变娓娓道来。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是艺术与乡土的深度对话。艺术馆群的打造,摒弃突兀,取材本地泥土石头,让建筑“生长”于乡村。《编·织·系·节》艺术馆,借旧船、红线,串联村民记忆;宫岛达男设计的《时间之花》,以闪烁灯组,诉说生命循环。这些艺术创作,不只是视觉呈现,更是村民参与、情感共鸣的过程。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是本土文化的根基,传统技艺、乡村记忆,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国际视野是羽翼,保罗·安德鲁等大师的设计,让龙子峪的故事,走向了世界。这种平衡,催生出独特的乡村生态:文旅产业因艺术兴起,土地流转、果园务工,拓宽村民收入;艺术研学、论坛落地,让乡村成为交流平台。龙子峪证明,乡村振兴不必舍弃本真,借艺术之力,能打通本土与国际的通道,走出文化生态共生的新路径。
龙子峪艺术活化乡村实践,是艺术活化乡村的生动注脚。案例集里的文字与图片,记录的不只是改变,更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龙子峪将继续以艺术为帆,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文/瑞夫)

上一篇:山东省沂源县民生综合体里的“种地”与“养老”——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中的基层样本
下一篇:杨雯 晏晓斐书法精品在宁波展览—碑帖对话展现书法艺术新气象
评论排行
- · 渭滨区“葡萄匠人”宋春来:以 (2022-08-29)
- · 宁波市第四届武禅茶交流大会隆 (2024-03-12)
- · 传承革命精神·缅怀毛泽东诞辰 (2021-12-27)
- · 浙江象山:释智愚故里茶书画带 (2025-03-25)
- · 宝鸡市开展涉侨法规政策宣传“ (2022-11-26)
- · 传统文化艺术中医科技架通金砖 (2024-09-27)
- · 病毒无情 侨商有爱 (2022-01-13)
- ·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中国与世界 (2025-06-16)
- · 为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贡献中国 (2022-06-27)
- · 各地茶人荟聚山东临沂,共品方 (2023-03-05)
- · “三亚鲜芒”牵手盒马打造甜蜜 (2025-03-27)
- · 法门寺博物馆举办第27期道德讲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