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约高效中释放治理新动能 为数字宝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华新闻网 2025-11-21 15: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为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宝鸡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围绕数字陕西战略总体部署,以“系统集成、集约高效”为着力点,搭建技术底座、建设数据中心、打造政务云平台、破除数据壁垒,实现全市政务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018年至今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有力,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成绩优异,形成多项典型应用场景,多项工作位居全国有位、全省领先,成功跻身全国“区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试点城市,数字宝鸡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与突破。

一、从“分散投入”到“集约共享”,发挥资金撬动效应
坚持集约节约原则,通过统一平台建设、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整合统筹,实现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一是整合技术底座实现“一次投入,多重节流”。在财力有限情况下,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宝鸡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整合13个部门自建机房,构建“1个市级主中心+1个灾备中心”的集约化云架构,服务器算力利用率从10%跃升至75%以上;机房年均电费从350万元降至200万元以下,能耗降低约40%,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同级先进水平。二是推动系统迁移杜绝重复买单。坚持“应上尽上”原则,全面开展“政务应用上云”行动,推动市级各部门自建政务信息系统迁移至市级政务云,严禁新增独立机房和服务器,整合关停功能重叠、使用率低的“僵尸系统”。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35个市级部门93个政务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务信息“全上云”,终结“各部门自建系统、财政重复买单”循环,估算节约重复建设资金1500万元。三是优化运维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实施统一运维管理,替代各部门“各自为战”模式,解决效率不均、资源分散、安全应对薄弱等问题,实现运维成本精准管控,每年运维费用从3700万元降至1500万元,节约资金全部用于民生服务应用开发,构建“节约成本—再次投入—提质增效”的良性发展模式。

二、从“多头管理”到“专业协同”,释放人力配置效能
抢抓机构改革机遇,重塑职能体系、厘清权责边界、优化人员配置,激活数字政府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整合市级组织消除职能重叠。立足数字政府建设实际,整合原宝鸡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等5个机构职能,将分散的数字化管理职能集中归口,破解“九龙治水”的多头管理难题,实现管理更顺畅、高效、有力。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夯实发展根基。聚焦数据事业发展,12个县区均成立数据管理机构,配备3-5名专职人员,破解“人人管数据却管不好”的问题;推动116个镇(街)和1362个村(社区)接入全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延伸电子政务外网至镇村两级,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是整合人员力量强化运维保障。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将各部门自行运维调整为集中运维,人员从120人精简至30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故障分级响应”机制,提供7×24小时运维支持,一般故障1小时响应、4小时解决,重大故障15分钟响应、2小时解决,确保故障及时高效处置。

三、从“重复建设”到“集约复用”,降低物资消耗成本
秉持“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理念,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盘活闲置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一是以“统一云架构”替代“分散机房群”。全力建设政务“一朵云”,整合13个市级部门自建机房和服务器,避免重复采购与建设,既节省财政资金,又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解决低负荷运行问题。二是以“一张网”替代“部门专网”。升级改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横向连接46个市级部门和12个县区,打破“部门专网”隔离,降低设备维护更新成本;纵向贯通市县镇村四级,带宽从100M提升至1000M,无需重复布线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终端层面以“智慧宝鸡APP”替代各部门独立APP,减少终端适配需求,降低设备更新频率,减轻运维成本。三是以“集中存储”替代“分散备份”。加强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集中存储1.09亿余条库表类数据、1.1万个文件数据,通过数据脱敏、集中备份等技术,减少分散存储造成的损耗和安全风险,实现节约空间、降低损耗、安全可靠的综合效益。

四、从“依赖外购”到“自主建设”,筑牢数据安全基座
依托关天经济区大数据中心,发挥算力集中、存储高效优势,自主建设数据中心,实现安全保障更可靠、资源调度更高效、成本控制更自主、服务适配更精准。一是筑牢数据安全三重防线。建立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三重防护”机制,守住数据安全底线:设计层面强化共享平台建设,搭载数据清洗、比对、脱敏功能,保护60类个人隐私信息;网络层面确保数据在电子政务外网部署流转,隔绝互联网攻击;操作层面依托国密数字证书,严格“插钥操作”,实现数据调用可追溯。二是加速数据跨域协同共享。打造宝鸡“数据总枢纽”,汇聚市县225个部门(单位)数据,争取中省38个部门324类数据接口调用权限,累计数据交换超7.41亿条,实现数据跨层级、跨区域高效共享,降低传输延迟、提升协同效率。三是规避第三方隐性支出。通过自主建设灵活调整资源配置,规避第三方“按流量计费”等隐性成本,自2019年关天大数据中心运行以来,较第三方服务同体量资源节省3000余万元。四是数据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宝鸡“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生态之城”建设,依托自建数据中心开发适配本地产业的数据服务模块,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共享,搭建文旅产业客流分析系统,以数据赋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五、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控”,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始终将网络安全作为数字宝鸡建设的生命线,以实战化演练锤炼防护能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一是健全闭环安全防控机制。严格遵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将安全能力深度融入平台建设运营全过程,建立“预测、防护、监测、响应”闭环体系,实现网络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2018年至今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二是强化实战化攻防演练。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组建专业攻防团队模拟各类攻击场景,锤炼快速发现、精准处置、溯源反击的实战能力,在多次省级以上攻防演练中表现优异,2024年宝鸡市数据系统荣获“优秀防守单位”称号。三是夯实技术防护基础。部署防火墙、堡垒机、态势感知平台、抗DDOS防护等先进安全设备,实现全栈安全防护;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要求,确保平台安全合规运行,为数字政府建设筑牢安全基石。

数字政府建设是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更是释放治理新动能的核心抓手。宝鸡市以“系统集成、集约高效”为核心路径,通过资金集约共享、人力专业协同、物资循环复用、安全自主可控、网络主动防控的多元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宝鸡特色的数字政府建设之路。这些探索与成效,不仅为区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作者:袁 瑞)(宝鸡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上一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32台闲置抽油机赴河南油田“再上岗”
下一篇:没有了